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2022-06-03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学仁摄/本刊


 中国人才总量达到1.75亿,位居世界第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8%,其中人才贡献率达到34.5%

 我国世界顶尖人才孕育基础正处于质变临界点。庞大的人才队伍“底座”,有条件培养出更多杰出人才和世界一流人才

 未来一段时间,“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将成为国家层面人才发展制度改革的主方向和突破点

 以点上突破带动产生全局人才聚变、裂变和链式反应,为赢得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主动权、领导权奠定基础


文丨孙锐

作者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


  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第一次以中央名义高规格举办人才主题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的召开,彰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人才资源战略价值的深刻认识,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坚定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定决心,也释放出中国聚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强烈信号。


  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紧密呼应,这次会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布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构建了未来一段时期国家推动人才事业发展的工作框架,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发展理论体系和工作体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我国推动人才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和里程碑价值。


  从战略导向到工作举措,从目标定位到检验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围绕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新战略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一个思想深刻、逻辑清晰、体系完整、互为支撑的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有机体系,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进一步夯实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和顶层设计。


治国理政需要人才引领

 

  当前,科技创新一日千里,新经济浪潮席卷而来,创造力经济蓬勃发展,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


  在这场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就必须增强人才忧患意识,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人才发展战略投入,构建符合支撑实现中国梦的国家人才战略体系。


  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2015年3月5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将“创新驱动”与“人才驱动”并列,意味着自党的十七大将人才强国战略确定为我国三大基本战略以来,人才强国战略在国家总体布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强化和提升。


  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集聚人才、团结人才、造就人才、壮大人才的历史。将人才视为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体现出一种历史自觉。这种历史自觉体现为对国家民族振兴规律的深刻理解和主动遵循,体现为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前景的主动构建,体现为对国家竞争背后人才竞争的深刻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


  在这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基本规律和要继承发扬的基本经验,第一次历史性地总结提出八条理论性、规律性认知:


  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八是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


  这八条规律性认识,从人才工作的起点、基点、立足点和突破点等方面,提出了把握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基本纲目,是重要的工作总结和经验结晶,由此完成从人才工作伟大实践到人才强国战略理论深化的重大升级。“八个坚持”进一步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发展理论,完善了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理论构架。


人才事业站上新起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事业蓬勃发展,人才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基于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目标导向提出一系列改革方向和工作举措。


  从《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到《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再到《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一份份改革文件接续出台,其目标是推动各类人才创新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人才总量达到1.75亿,位居世界第一,科技人力资源数量达到1亿人,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全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达到2.18亿人,2021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900万人。具有世界级规模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队伍,在一些领域已经形成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8%,其中人才贡献率达到34.5%。


  从另一方面看,我国人才队伍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比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精尖人才数量偏少,产业骨干适用人才供给不足,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与使用相脱节,科技发展中还存在“卡脖子”问题。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相比,还具有显著差距。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此背景下,传统发展模式下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方面体制机制,还不能满足推动原始性创新、对标世界一流的要求。


  国家发展战略的进阶,要求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强国战略支撑体系和人才工作体系,形成人才引领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推动我国人才事业站上新起点、迈上新层级、跨入新阶段。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如何建

 

  当前,我国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增量和存量上都具有显著优势。庞大的人才队伍“底座”,有条件培养出更多杰出人才和世界一流人才。我国世界顶尖人才孕育基础正处于质变临界点。


  在这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奋斗目标: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人才发展领域提出的新目标、新指向、新愿景,明确了中国在未来全球人才发展版图中的角色定位,表明了我们党对人才工作布局的战略雄心、战略自信和战略气魄。由此形成的一系列战略布局,必将对全球优秀人才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按照此次会议精神,我国将以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引领,大力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国。会议同时明确了2025年、2030年、2035年这三个关键时间节点,人才强国建设要完成的指标、实现的进展和达到的竞争力水平。这是中央会议第一次对人才强国建设某一阶段的战略指标作出具体设计。


  未来这一历史时期将是中国汇聚全球精英人才的攻坚阶段、冲刺阶段和夺标阶段,为实现建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奋步疾行。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着眼全国进行战略布局。下一步,中国将布局若干个人才发展极点、支点,通过打造区域人才发展“能量核”和“增长极”,做强区域中心人才集聚发展地标,以点带面,以点上的爆发式效应,带动辐射面上的大发展。


  比如,考虑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人才集聚平台,推动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配套试点,加快形成一批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支撑点,构建中心性人才强市实现点上跃升,引领带动形成雁阵格局。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路线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纲举目张、系统布局,提出了在新时代新阶段建设世界人才强国的新战略、新基点、新导向、新目标、新布局,既作出了理论贡献,也给出了实践路径,形成了一个点线面结合的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立体图景,为下一步全国人才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推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路径方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人才竞争力的背后在于制度竞争力,人才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制度优化,人才制度优化的关键在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但在一定程度上,以计划思维管理人才的惯性仍然很大,人才工作存在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符合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需求等问题。


  形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人才制度体系、构建新时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必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未来一段时间,“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将成为国家层面人才发展制度改革的主方向和突破点。


  为此,需进一步优化学术环境、科研环境、人才发展环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创新规律,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人才工作主阵地,通过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向科学家赋权、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优化整合人才计划、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收益分配机制和创新创业激励等重点制度改革,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等,推动各类人才创新发展,形成优化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制度体系,为保障创新驱动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制度支撑。


  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聚焦的重点人才群体: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以及卓越工程师。


  世界一流人才强国,需要具备与之相匹配的一流人才队伍,尤其是科技人才队伍。大国之间科技实力的较量比拼,首先是最高水平人才间实力的较量。


  因此,要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大力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人才本位、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管理体系,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我们“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要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


  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党管人才体制优势、人才队伍积累优势和人才工作基础优势,聚焦战略科学家、高水平工程师、专业化技术技能人才等重点人才群体,充分发挥国际科创中心、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实验室、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头部行业企业等国家战略区域、战略平台、战略力量和科研高地的引领突破作用,进一步深化人才引进、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关键工作环节制度改革创新,以点上突破带动产生全局人才聚变、裂变和链式反应,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赢得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主动权、领导权奠定基础。LW


刊于《瞭望》2021年第40-41期

延伸阅读

☞ 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事业创新发展综述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视频号】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杨越

编 辑 | 唐朵朵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